杜兰特的窘境 只能在球场上去逆转

2022-07-07 19:40:36

G1,第四节,111比111,比赛时间只剩50秒,欧文左侧45°弧顶胯下运球,直面他的防守球员是当季DPOY斯马特。合球,出手,省略繁琐的运控操作,仅凭对出手空间精准的把握,欧文完成刺客式击杀,把三分优势交到了篮网一边。这是欧文第四节斩下的第18分,他改变了剧情走向,让北岸花园即将在一场恩怨局中遭遇嘲讽。

如果说欧文曾有过挽救风评的机会,那么对阵凯尔特人G1第四节的第45秒,就是他距离这个机会最近的时刻。命中三分的欧文与杜兰特亲密击掌——准确说,是勾手指——杜兰特舒展开的面容暗示了内心台词,“他们完了”,气势凶猛的绿军不过徒有其表,关键球还得看咱们这种超巨。

之后的45秒,至少在我们这个宇宙里,属于杜兰特和欧文的欢乐时光走到尽头。杰伦·布朗只用了3秒钟就从中场杀入腹地,在布朗对布朗的撞击中上篮得手,随后塔图姆奉献了空切转体绝杀,让篮网的气运就此终结。如果布鲁克林多赔上两次犯规,他们或许有50%的机会赢下比赛,但这类细节显然跟球队的气质不符。奇迹篮球没能奏效,一轮预测中被期待6~7场的系列赛,最终打成了4比0。

不过输了一场本有机会赢下的比赛而已啊!一个半月之后,金州勇士几乎三节带走了凯尔特人,却被12中9的三分球反打了40比16,这并不影响他们之后逆转掉系列赛。勇士>绿军>篮网,这个公式没问题,但泰斯证明了自己只在第一轮能发挥价值,篮网打得是最弱绿军,他们整个系列赛也不过输了18分而已,还不到勇士在孟菲斯某场输分的一半。凯尔特人在后续的征程中证明了自己不是关键球强队,而篮网恰恰有两个单挑巨星。

你可以找出很多理由证明,篮网本不该输得这么干脆。在系列赛开始前,篮网还是能撑起一副蓬松的身躯,跟没有罗威的凯尔特人体积相仿,但绝杀就像一根针,戳破了篮网的浮肿。这种事很难出现在勇士或者热火身上,勇士球员可以在孟菲斯惨案中笑逐颜开,而巴特勒跟哈斯勒姆差点真人PK的剧情就在3月底。

然后呢?

该狠的时候,他们一点不含糊。

勇士和热火是真正的球队,篮网是蔡老板出资,马克斯团队引进的一仓库先进科技,被纳什和杜兰特用胶水粘合在一块的手工课作业。别说塔图姆一个转身,欧文睡觉翻个身,这玩意都能零碎一地。当然了,我原以为他们用的是502或者哥俩好,事后发现,他们用的是二年级儿童铅笔盒里的双面胶。

再谈这轮系列赛的意义又何在?

如果你把一轮本来被认为焦灼的系列赛打成0比4,并且是年度唯一0比4,那么需要反思的东西可真不少。在给自己关禁闭的日子里,杜兰特随便回想一下,三大要点显而易见:

字母哥、巴特勒、库里在后续赛程里相继证明了,凯尔特人的防守并非铁板一块,真正被防死的超级巨星只有杜兰特一人而已;

纳什并没有把阵容搭配做到极致,篮网放弃了体型,也没有拉满空间;

欧文但凡不作死,篮网也不至于首轮就打凯尔特人,杜兰特亦不会在常规赛最后的赛程中提前冲刺,透支体能。

三大要点跟杜兰特都脱不开干系,他没打好,他支持的教练水平有限,他还给他上房揭瓦的好基友撑了腰。

还要继续反思下去吗?

如果杜兰特敢于对这段难堪的经历刨根问底,他应该在小黑屋里狠狠抽自己几个嘴巴:

篮网角色球员几乎拿出了他们能力范围内的最佳水准。小库里、米尔斯的三分命中率分别是52.2%和53.8%,布鲁斯·布朗42.9%。德拉季奇全面复活,主攻犀利。克拉克斯顿罚球稀烂但运动战命中率79.2%,场均1.3断和2.3冒,甚至,欧文场均都有1.8断和1.3冒。杜兰特身边这些人,各自都有缺陷,但他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里都没含糊;

篮网的更衣室没有爆炸,阿尔德里奇和格里芬非常职业地对球队用人表示理解,而前者打绿军本有一手,后者证明了自己有资格出场。德拉季奇和米尔斯若是选择了B计划,他们今年应该收货一枚戒指。这些老将为何要看中篮网?因为蔡老板有钱还是纳什执教经验丰富?杜兰特得想想,老将们相信的是什么。

这一次,真不是阿猫阿狗的责任。杜兰特的大巴车冲进了沟里,他没有组织乘客把车推出来,而是在路边拦了一辆TAXI。他就像教父中的弗雷多,没有朝着杀手们还上一枪,只是坐在马路牙子上泪流满面,忘掉了自己本该负起的那份责任。

以上关于责任划分的反思,会在杜兰特的脑海中运转超过20秒吗?自我保护机制会帮他屏蔽不愉快的记忆,直到发现不愉快无孔不入地侵蚀他的视听领域时,他崩溃了。杜兰特想离开篮网,远非经过深思熟虑,也不是带着明确目标的决策,更像是情绪积压的一次释放。

客观地说,有关杜兰特的一些争议并不公平。杜兰特在16年的决策影响了后续风评,他常年被媒体拿去对比詹姆斯,又会在湾区感受到球迷对库里理所当然的偏爱,这都将他置于了不利的舆论环境之中。过往对杜兰特的质疑,虽有合理性,程度上却被他负面的舆论形象放大,以至于杜兰特最终无法将批评的声音全部消化,最终造成了他出走布鲁克林。

但这是一次正确的决定——如果不考虑欧文——起码证明了杜兰特做了一次深刻的反思,认识到问题的根本在哪。显然,他需要一个把自己作为头号标签的展示平台,这是他逆转风评的最佳办法,或许也是唯一办法。

如果杜兰特还能记起当初离开勇士时的心境,那么篮网过去一年的糟心经历,球队季后赛出局这个结果和出局的方式,都有办法将它们合理化——伤病毁了篮网,欧文是自己的好友,而你应该尊重好友的价值观,这两条理由可以轻易地让杜兰特接受篮网的状况——事实上,这也是杜兰特过去几年最喜欢干的事情,他去跟网友的争辩看似毫无意义,却能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说服自己的理由,只要能暂时说服自己,杜兰特就还能坚持下去。

6月份发生的两件事,彻底击溃了杜兰特的心理防线。金州勇士夺冠,格林公式闭环,舆论风暴的冲击太凶猛,说服自己变得困难起来。如果说,杜兰特尚能在这个时候保持冷静,那也只剩最后一个理由——生活大于篮球,篮球只是生活的一部分,如果能在布鲁克林找到他想要的生活,那么篮球上做些牺牲也值得。起码这里听他的,他也对得起朋友。

紧接着,欧文那边续约又出了问题。一个实现了物质极大丰富的篮球手,决定他生活质量最大的变量恐怕就是亲情和友情,而他的好朋友,同时又是篮球搭档的凯里·欧文,所作所为再一次客观上伤害了他们在布鲁克林的前景。你让杜兰特怎么办?难道要既没有篮球,又没有生活?

杜兰特只要关起房门稍微捋一捋这件事,就会觉得TMD无解。他跟欧文的不同在于,欧文是个自我轮廓更清晰的人,对于不能侵犯的那部分利益——物质上和精神上——欧文不会让步。

反过来,杜兰特的自我轮廓要模糊得多。你说杜兰特自私吧,他降过薪,对格林有相当程度的容忍,还冒着高风险总决赛复出,他的那些小肚鸡肠都是普通人的正常心态,只不过作为公众人物,杜兰特情商低又敏感,管不住嘴也管不住鼠标。总体上,这是个吃得了亏的人。但杜兰特显然也有他需要维护的那部分自我,不然他不会离开勇士,不会跟网友激烈交流人生。

杜兰特更有弹性,他跟欧文相处,吃亏的只能是他,而他驾驭关系的能力,还没高明到既能让对方满意,又不伤及自身的水平。结果就是,他为了这份友谊付出了不能承受的成本,找不到一个两全的处理办法。

关于篮球已是一团乱麻,不愿多想;

生活依然是一团乱麻,如何在自身、欧文和篮网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,可能比篮球问题还难。

于是,杜兰特崩溃了。不能解决问题,那就解决问题产生的环境和人,一走了之最清净。这就好像一个在职场上被上司和甲方虐待得体无完肤的社畜,回家被老婆唠叨一番后终于爆发——离!离了算了!

但是,冷静期过后,再回想一下这段关系,“离”是个办法吗?

杜兰特追求的“家”的感觉,若是在布鲁克林找不到,那么在其他地方更加找不到。篮网这支球队本就围绕着杜兰特的情绪需要做了不少妥协,而这种建队理念彻头彻尾的失败了。去到更加成熟的球队,他们留给杜兰特的自留地会更少,他想去的那些地方——太阳、热火——都有老资历球星镇守,他们没有73胜勇士那样耀眼,但也属于“你来之前我们就在赢”的状况。重回穷人版的73勇,这个归宿合适吗?会不会依然感受不到快乐?

多伦多猛龙或许是可以兼顾杜兰特的情绪,同时还能掌控全局的那个下家,但也会开启“杜卡”比较的话题,把“不夺冠便成仁”这把悬在杜兰特头顶的剑,磨砺得更加锋利。

杜兰特不难理解一个事实——不管怎样,他的篮球生涯都要继续,也不由得他选择,他未来的人生都会跟篮球这个话题紧密相连。他的风评停留在“闭环格林公式”,也只能靠他在球场上给出的回应去逆转。

定义杜兰特的人,一定是杜兰特自己,而非格林、勇士或者球迷。定义杜兰特的方式,一定仅关于篮球,而非生活或者社交媒体。杜兰特要开启有关篮球的反思,找到更接近胜利的办法,而不是草率地撂挑子。他可以离队,但身背四年合同的他没有主动权,不管篮网把他送到哪里,都会尽力掏空他下一个主队,这些回报会让篮网这段失败的建队收获足够的安慰奖品。破罐破摔的欧文只剩一年合同,将来也没有历史地位话题的烦恼,杜兰特却注定不会是篮球史上一个平凡的名字。此时此刻,篮网,欧文,杜兰特,三方关系里,杜兰特才是压力最大的那个,也是最需要冷静的那个。

杜兰特要感到庆幸,他是一个体育明星,不管媒体和球迷发出多少有失公允的评论,竞技体育都有客观标准,在若干年后流量平息,记忆沉淀时,客观成绩远比一时的风评更有说服力。是你的,就是你的。事实上,篮球世界也从来不吝啬对他的赞美,杜兰特只要想一想,去年对阵雄鹿的系列赛,当他交出场均35.4分+10.6篮板+5.4助攻+1.6抢断+1.1封盖的数据单和盖世英雄般的天王山之战,这个世界给予了他怎样的认可,在他第二轮出局的赛季里,ESPN甚至将头把交椅的坐次排给了他。

篮球世界很苛刻,但也不会错过任何讴歌强者的机会。痛痛快快地赢一次,对仍在盛年的杜兰特来说,又有什么难?他需要反思自己对功成名就幼稚的想象,直面当下纷乱复杂的局面,勇敢地重新踏上征程,回归篮球,用篮球说话,证明自己可以拿回失去的东西。

还有机会,但这可能也是最后的一次机会。